close

探訪上帝的部落、神木的故鄉司馬庫斯”泰雅部落

司馬庫斯

司馬庫斯地名的由來,據信是為了紀念一位名為馬庫斯(Mangus)的祖先,司馬庫斯(Smangus)則是對於這位祖先的尊稱。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海拔一千五百公尺高山上的司馬庫斯可能是台灣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這裡在一九七九年才開始有電力供應,對外道路更在一九九五年底才開通。在對外道路開通之前,居民只能花數小時以徒步方式越過河谷到達新光部落,再利用當地的道路和外界聯繫、取得民生物資。在發現神木以及道路開通之後,初步解決了居民行的問題,觀光客也開始湧向此地,今日的部落已和昔日大不相同。

 

活動時間:103.1/23 ~ 1/26 (星期四、五、六、日)

★集合地點:6:45中正技擊館人行天橋下、7:15岡山文化局

導覽解說:此行程由--歐爵旅行社承攬帶隊老師 : 韓偉成

★名額:24位

費用 :三晚皆住迦南4人木屋套房---4人房 8700元(人)

3人房8700(人)需另加3000元房費、5人房8700(人)一房可退3000元房費

攜帶物品請帶好遮陽帽、換洗衣物(禦寒早晚氣溫約5-10度)、雨具(雨鞋-最好有or涼鞋)、個人醫藥(暈車藥、感冒、腸胃)、個人習慣用品、手電筒、相機、健保卡、零用錢、盥洗用具(牙刷牙膏沐浴乳洗髮精)

Ps、司馬庫斯晚間氣溫約10度C,請備妥禦寒衣物。

報名請洽:余小姐yuch60@yahoo.com.tw0929-848258

第一天:6:45高雄集合 à新營休息 à經竹東à內灣小鎮之旅 à午餐(自理) à尖石、那羅,翻山越嶺,經過宇老、田埔、秀巒溫泉、泰崗在夕陽西下時分來到泰雅族人的部落~ 司馬庫斯(淨身祈福) à (部落導覽)安排好房間,吃飯了 à一個寧靜的夜,可外出觀星。(星象教學冬季星空)早: X午: X晚: O

內灣小鎮

位於橫山線的內灣,因電影大師侯孝賢拍攝「戀戀風情」乙片而備受矚目。地處頭前溪上游,油羅溪的北岸,也是巾灣火車支線的最終一站,數十年來,這條為搬運石灰石、煤和大材而建的火車支線,如今,平日乘客人已寥寥無幾,彷彿是褪去塵俗,留下些許客家小鎮的回憶,讓人靜靜領略往日情懷。風景如畫,有原始的溪谷、吊橋、客家三合院、以及翠的綠的田野景觀,著實十分浪漫美妙。

                                                            午餐:內灣自理 晚餐:合菜

宿:迦南小木屋(司馬庫斯)

 

第二天:早餐後à泰雅編織研習 à午餐 à竹杯製作、泰雅趕鳥器、陷井、弓箭製

       作(桂竹生態探索) à晚餐 (部落文化探討)           早: O午:O晚: O

屬於泰雅族的司馬庫斯人

泰雅族人對於本族的起源有多種傳說,大致上多認為發源地在南投縣或大霸尖山一帶。屬於泰雅族的司馬庫斯人,根據耆老的口述裡,自認祖先來自南投縣仁愛鄉 Pinsbkan(今瑞岩部落),在大霸尖山附近的 Quri Sqabu 分散(現今的泰雅族人稱分散地:思源啞口),這裡是北台灣的至高點,從高處望去,可以見到各個不同的流域,族人再分別往北、東、等不同方向遷徙,其中一支到達今日塔克金溪左岸的鎮西堡、新光一帶,並繼續擴展至泰崗、秀巒、田埔等地,這群人被稱為 Knazi;另一支則朝今天塔克金溪右岸的司馬庫斯一帶前進,並繼續向北擴展至今玉峰、那羅一帶,形成 Mrqwang 支族。因此司馬庫斯與同屬 Mrqwang 的玉峰、那羅等地關係較近,與僅一河之隔、屬於 Knazi 的新光部落反而關係較遠。Knazi 以及 Mrqwang 之間甚至曾在日治時期爆發戰爭。

在日治時期和 Knazi 戰爭平息之後,司馬庫斯族人被強迫離開原居地,部份族人往北繞過 Kanan Noro(玉峰山)始遷徙至抬耀部落,後來並配合日人政策而集體遷往新樂村 Rahaw(拉號)部落、Slaq(鳥嘴)部落。

日本人退出台灣之後,原司馬庫斯居民開始遷回原居地,無人居住的司馬庫斯部落自此又開始建立起族人的家屋和農地。位於深山的司馬庫斯對外交通不便,生活較為艱苦,但能回到祖先所居住的地方,對於族人具有重要的意義。

                                            午餐:合菜 晚餐:合菜

宿:迦南小木屋(司馬庫斯)

第三天:早餐後 à出發前往神木群,先經過果園及桂竹林, 不久來到崩塌地時視野十分遼闊,大伙置身於群山萬豁之中,大約3小時後巨大的紅檜森林在身旁出現,景氣相當的壯觀,在林子底下享用著竹筒飯,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就是不一樣。午后在享受了大自然洗禮的心靈後,踏上歸途順路探訪司立富瀑布。回首來時路又是一山又一山,在夕陽時分又回到部落。à晚餐(泰雅烤肉風味) à搗小米麻糬                                 早: O午:O晚: O

神木群:

根據 1996 年林務局公布的排行,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巨木都位於司馬庫斯的巨木區。這兩棵司馬庫斯的巨木都屬於紅檜,第二名的巨木周長 20.5 公尺,第三名的巨木周長 19.7 公尺。司馬庫斯巨木的發現並不是偶然,而是族人尋找許久的結果。

1991 年司馬庫斯部落的曾振川鄰長等人到巴陵地區時,發現當地因巨木帶來的觀光業以及水蜜桃的種植而使生活大有改善。當天鄰長睡夢之際隱約聽到上帝指示在司馬庫斯也有巨木,之後鄰長想起先人所說往鴛鴦湖方向有紅水及大樹的事,於是在回到部落後發動本地居民前往尋找巨木,經過兩三個月的尋找才發現了壯觀的巨木區。部落透過各種管道對外宣傳,使巨木的存在為外界所知,少數遊客也前來一睹巨木的丰采。

巨木的發現也促使司馬庫斯道路的開闢得以展開。在道路開通之前,居民必須下山至塔克金溪溪谷,然後再爬上新光部落來對外聯繫,費時三至四個小時。民生物資也必須由人背著徒步上下山運抵部落。巨木發現後,新竹縣長范振宗前來視察,並指示儘快開闢通往司馬庫斯的道路。這條產業道路在 1995 年底開抵部落,將司馬庫斯的發展帶向了不同的階段。

司立富瀑布

要前往司立富瀑布,必須由部落向神木方向走去,過水蜜桃園不久,可見道路右方有條以大石頭置於中央的小路,由這條路下坡,可抵達司立富瀑布。下坡開始時是較為寬闊的產業道路,此地視野遼闊,是眺望遠山和觀察大冠鷲的好地點。進入森林裡出現的是較為狹窄的步道,步道開始即可見兩座簡便的木橋。繼續下坡,沿線可見許多昔日用來種植香菇但現已不用的木頭佇立其間。種香菇必須選擇合適的砧木,赤楊、楓香、以及殼斗科的樹種均是做砧木的材料。過了香菇園已可聽到水聲,在接近瀑布之時您可看到饒富趣味的竹橋,過了竹橋您就可以和瀑布與溪水親近了。

午餐:簡餐 晚餐:泰雅烤肉風味餐

晚間活動:搗小米麻薯

宿:迦南小木屋(司馬庫斯)

 

第四天:早餐後 à KoRaw自然公園獵人教室à午餐 à 13:40回程

KoRaw自然公園獵人教室

肥沃的土地讓族人在此耕種時弄得全身都是土,當太陽下山,族人要回到可愛的森林別墅——石洞——期待明天的耕作。

穿梭在Koraw自然生態公園,清爽微風襲來,鳴禽走獸的聲音繚繞,彷彿置身人間仙境,豐富的自然生態讓你印記著這

森林印象

                                                  早: O午:O晚:X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余小姐yuch60 的頭像
余小姐yuch60

課堂外的教室~自然(王喜老師)~生態~科學~的天地

余小姐yuch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